佛医七

在写这个计划时,笔者的心情很沉重,治病救人,攸关病人生死。许多人在生病,生大病,走投无路时,往往求向于宗教,求向于佛教,期许佛菩萨显灵,能化除业障,消灾免难,解除疾病的痛苦。

2006年,原中央电视台记者陈大惠老师,制作了一个光盘,《山西小院》,记录了几十位患病,甚至是患癌症等大病的病人,通过地藏七的修行,治愈疾病的案例。光盘在全国免费流通后,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全国各地掀起了举办地藏七的热潮。因为光盘的影响力,更在广大佛弟子当中,形成读地藏经、打地藏七可治愈疾病,治愈大病的观念。

然而,我们却看到,在此后几年,陈大惠老师带领的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的诸位老师,有几位在那个时期,尚能上台发大忏悔心汇报,过后不久,却病发往生。这样的事实,和论坛所讲述的,“发忏悔心,心念正了,细胞全部都调好顺序了,配合医生的治疗,病就好了。”这样的论述相违背。《山西小院》里记录的治病奇迹,也未在这几位菩萨身上应验。

2007年5月13日,原电视剧《红楼梦》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,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,享年41岁。陈晓旭于1999年开始学佛,2006年,陈晓旭出资,由陈大惠老师全程策划拍摄《和谐》纪录片。同年6月,陈晓旭检查出乳腺癌。2007年2月23日,因病情转重,陈晓旭遂发心出家,在百国兴隆寺剃度,不久即病逝。陈晓旭逝世后,有相关方面指出,是陈晓旭未能完全放下,过去造作的制酒广告等,使她无法康复。然而,这显然只是个人的揣度,如何能作为科学的证据,实证其患病逝世与制作酒广告有必然关系?真相是,乳腺癌是所有癌症中,相对比较好治疗的。因为初期的乳腺癌瘤主要在体表,而陈晓旭当时基本的饮食行动能力还有,若能接受正确的治疗方法,康复速度往往比较快。即使不依从新自然疗法这样的体系,按西医方法做全乳切除,也不一定几个月内就病重逝世。陈晓旭正是可怜,福报浅薄,无缘信受这样的自然疗法。

2014年5月12日,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报告老师,何依依居士,在辽宁病发去世,年仅33岁。何依依女士于2010年检查出乳腺癌,不久后接触到陈大惠老师带领的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报告,发大忏悔心,多次到各地论坛报告,反省自己过去犯下的错事。2012年,其乳腺癌病情转重,于2014年病情转危,死时一只眼睛爆出,非常惨烈。何依依上台汇报时,体态轻盈自然,和常人无异。在这些大德身边,全心学习传统文化和佛法,发这么大的忏悔心,在全国人民面前忏悔邪淫罪业,这是多大的忏悔心,佛法说,一忏百罪消。然而,却为何发展到不治而亡。何依依逝世后,又如何能把她的逝世简单归结于冤亲债主?如何实证?关于何依依的逝世,末学在过去有专门写过一篇日志讲述她的死因。何依依在病重时,曾发愿断食,求往生。在断食期间,每日仅吃很少量食物,但却好好活了半年多。她以为是菩萨不让她死,既然不死,那就好好吃饭,希望自己健康起来。然而,当她好好吃饭后,病情很快转重,不治而亡。

那么,真相是,癌症患者,采取断食疗法,往往能很大程度遏制癌瘤发展,控制病情。断食疗法,是我们自然疗法中,有时需采取的非常手段。强有力的遏制癌瘤发展,再进行调理和康复。何依依菩萨误打误撞,走入了断食疗愈的生门。然而悲悯其无缘得良医指导,又返投入死门,恢复三餐饮食,又无科学调治手段,导致营养堆积富余,使癌瘤迅速发展,在意识不清时,觉得眼睛痛苦难当,拿手指头把自己眼珠子抠出来。这种情况,正是营养富余,体内蕴热无处可疏解,从眼珠薄弱处爆发,瘙痒难当的缘故。何依依此前右乳已做手术切除部分癌瘤组织,而肝脏也在身体中右侧,乳房癌瘤所处的经络淤堵蕴热,与肝脏经络相互交织影响,使肝脏内发癌瘤,而肝开窍于目,肝脏的蕴热循胆经上行到眼睛,造成眼睛急剧的燥热,麻胀痒。而热毒麻痹大脑,故迷糊中,患者不自觉做自残行为。末学估测,何依依在恢复饮食后,有服用一些高能量的营养品或保健品以求早些好起来,例如蛋白粉、氨基酸或一些补养的食物,否则不致造成如此的内机剧烈冲撞难受。回顾前些时间,我们调理的一位癌症晚期患者,求诊时,日夜疼痛,日夜无法安眠。究其缘故,正是吃肉,兼其先生自作聪明,买各种氨基酸片给她服用。氨基酸片为高浓缩药品,化开后被人体全部吸收,但无法消纳,就会造成胸背急剧烦躁、患者自觉胸背几欲爆炸的感受。可见,何依依是无缘无福报,接受祇树园医道堂所倡导的新自然疗法,她身边并没有这样的医生,指导其系统的调理和康复。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。

当其时,末学正在漳州公益医疗点奔忙于救治患者,一边背负债务,听闻其去世的消息,无力前救,几欲泪如雨下,痛惜这些菩萨。

2011年2月,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报告老师,宋桂令菩萨,病发去世。宋桂令老师生前多次到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现场报告,以自身经历劝诫和警醒大众。宋桂令老师在论坛汇报时,尚能自行走路上台,演讲二十几分钟,然而过不了多久,却病发而逝。

2010年5月20日,传统文化公益论坛采访了一位叫刘莹的卵巢癌晚期患者,并制作成纪录片《29岁生命尽头的反省》,在纪录片中,刘莹虽然卧床,但神志清楚,表达清晰。然而,于2010年6月3日,刘莹病发去世。

自是非常可惜,可怜这些菩萨,发无量心,无量忏悔心,警诫大众,为社会划开一片慈悲的天空。因为这些菩萨现身说法,现身忏悔,在此后,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影响巨大,推动了传统德孝文化的复兴,为社会注入了巨大的正能量。

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还有几位老师,也已经患病去世。这些患病的老师,在具有全球强大号召力的法师身边,岂能说没有最好的佛法引摄?这些老师,又在拥有彭鑫中医学博士这样高知识的医学专家团队里,岂能说没有最好的医药?更兼上台忏悔,在全国范围引起大量关注和支持,善缘充足,护持充足,岂能说没有财力诊治?患病的老师,如今过半已去世,并非个案,我们如何能简单的用业力、业障归述?如何实证。

哀痛的,我们所要指出的是,这些方法,都不是科学系统的医疗,并未深入了知体和人体自然之道。

即使是类似彭鑫博士所学习和推行的中医体系,也存在根本性的错误,这是因为现代中医、西医,有极大的系统性的缺陷,是中西医从缘起时娘胎里带来的痼疾,决定了其未能根本解决人类目前的疾病。

关于此缺陷,由于篇幅有限,末学另文阐述

佛法、传统文化、忏悔、拜佛、吃素等,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,一定范围,影响了一些人,有一部分人确实因为这些某个方法,疾病好转或康复。然而,这些方法并不是基于科学的医疗系统理论和方法,并不是基于对人体疾病规律的深刻认识,故而,这些方法也是非常片面,不能作为医疗手段而唯一寄托。

即使是按照上述单一方法能康复的,也是因为自觉或不自知的遵循了康复的道理,不能康复的,也是因为所做所行,未能符合人体自然之道。

举个例子,劝人吃素,以为吃素疾病就能好,癌症就能好。然而,诸多吃素的人,由于未能科学素食,未能认知和符合人体自然之道,身体也有许多问题。也有一些居士或法师常年吃素,最终却罹患癌症或重症并最终去世,这样的病案虽然比较少,但却是事实存在。有一位法师,出家许久,纯素食十几年,有天生病,到医院检查出胃癌。为什么会如此?原来法师慈悲,常常不舍厨房的剩饭菜许多,舍不得信众供奉的水果吃不完烂掉,他就尽力吃,能吃得下去就尽力吃,这样,终于罹患胃疾并最终导致胃癌。可见,疾病并不是没有来由。生病,必定是所作所为违背了人体自然之道。病愈,也必定是所作所为,符合了人体自然修复之道。

这是新自然疗法的核心理论—平衡理论。凡是正向作用大于负面作用的,人体机能就会向上升,凡是负面破坏大于人体自愈能力的,人体机能就会下降,受破坏而逐步毁坏。

举个例子,有的人虽然一辈子吃肉、喝酒、抽烟,但是却能长寿。2001年10月14日,张学良将军逝世,享年101岁。张学良将军年轻时受父亲张作霖影响,沾染抽鸦片的恶习,并且深陷其中,几乎到了萎靡欲死的境地。张学良还风流倜傥,与许多女子有情欲过往。1928年,张学良父亲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死。1936年西安事变后,张学良一直被蒋介石软禁,直到1990年解禁,一生有54年的时间坐这个软牢。

这样一个年轻时吸毒纵欲过度,后来又遭受一连串巨大打击,最后大半辈子都被囚禁的人,怎么能如此长寿呢?原因就在于新自然疗法所遵循的平衡理论。张学良虽然吸毒,但是好在他在危重关头,下了极大毅力戒掉毒瘾。虽然纵欲,然而在软禁期间,那就绝不可能再纵情声色,恰好保养了精血。也绝无可能再接触毒品。虽然悲伤,然而岁月的消磨,孤寂,可能就抵消了悲伤。软禁生活,必然与酒肉糜烂、纵欲的生活隔绝,恰好让他能淡泊心性,两耳不闻窗外事。看似坐牢,其实却是对他健康最好的奖励和保护。也就是,他的种种人生观、生活习性、环境,对他的身体起到了养护作用。这些积极的作用力,大于其它因素对他身体的损害,所以,张学良将军反而比普通人长寿。

反观许多学佛吃素的人,就一定长寿么?不一定。吃素的人,身体就健康么?也不一定。

为什么?原因就在于其心志和行守,是否符合自然疗法的平衡理论,是否能了知和遵循人体自然之道。

在末学空间里,经常提及,吃素的同修,假若不懂得自然之道,不懂得科学素食的方法,女性普通会存在瘦弱、脱发白发、气血不足经量少等亚健康问题。男性也会存在气血不足,瘦弱等问题。

诸多的学佛人,出于慈悲,劝诫戒杀护生,往往会极力劝别人吃素,推崇素食,认为吃素对身体很好。然而,当别人问他,既然吃素这么好,你身体怎么这么差。同修往往无言以对。

同样,这里还是讲的平衡理论,素食固然能预防诸多大病,降低身体五脏六腑的压力,但是,不科学的素食,素食、膳食营养补充不足,必然也会导致身体出问题。

再则,素食固然好,但若同时不注意克己修身,熬夜、三餐不固定饮食、纵欲、不注意运动、好吃夜宵,如此等违背自然养生之道,当消损的作用大于素食的利益作用,身体必然出问题,乃至患大病。

2014年,厦门闽南佛学院一位尼僧,出家两年后,被检查出白血病,住院期间,社会各界给予大量关注和捐资,然而最终不治而逝,年仅20岁。20岁的年龄,正值气血旺盛、朝气蓬勃,如何会得白血病?回访其母亲,反馈该尼僧在佛学院读书期间,读书刻苦,每天常读至深夜,然而却总单薄着衣服,不懂得天寒时加衣服,兼之不懂得多吃些温补的食物,少运动,最终造成气血寒淤,引发白血病。

1985年春节后,台湾一位极受大众爱戴的持戒尼师,福慧比丘尼因病往生,享年仅56岁。福慧比丘尼因一片记录文章《现代大悲咒成就者–台湾福慧比丘尼》而被大陆学佛大众所周知。法师大慈大悲,持严苛的净戒,20年禁语,20年不出山门,其仅56年的生命,固然是菩萨示现无常,劝发惜缘惜法的心。然而,法师常年只穿单薄的衣服,终日赤着双脚,席着水泥地打坐,甚或在水泥地打坐不倒单,常年日中一食。如此等行持,总不符合人体养生之道,以血肉之躯,最终必然不胜寒苦。1985年年初,其患肺炎,咳血,却拒绝接受治疗,舍报往生。

2015年,厦门海沧一位尼师,因肺癌辞世。回顾原因,正和上文提及的福慧比丘尼一样。法师出家二十几年,长年日中一食,隐居闭关修行,身体消瘦。缺乏运动、劳动和营养,养护。体质如此脆弱,可能一个不经意的受风寒,就会使身体受损,急剧转下。

不仅是这些例子,近代当代几位大德法师,也多身体不太好,或因病去世。

1995年,美国宣化上人因患淋巴癌去世,享年79岁。该资讯见《法音》杂志1995年08期。为了考证此消息,末学特意付费调阅了该期杂志。宣化上人在世时,往往为人开示治病,乃至为人治疗癌症的叙述。详见开示录和《金刚棒喝》等。然而,上人因病往生后,弟子们往往讳疾忌医,不敢提及其患病经历,担心打击广大佛弟子的信心,故而国内知之甚少。然而,我们既研究佛医,研究医疗,本该实事求是,追求真相。

2009年,台湾法鼓山创办人,禅宗大德圣严法师因病往生,享年80岁。圣严法师生前多年来饱受肾脏病所苦,左肾因肾腺癌开刀割除,后来右肾也严重钙化,必须每个星期洗肾三次。台大医院曾经建议他换肾,但圣严法师坚持不肯,而在2006年,圣严法师还因为心脏病动过刀。佛教的教法当中,以现代禅宗最为关注身心的修养。我们通过媒体和各类信息,对禅宗的印象,往往是这些修行者,是身心怡然,体态通达。尤其是圣严法师,讲授禅坐的视频,广为流传。然而,佛法是佛法,医疗是医疗,养生是养生。倘若不遵循人体之道,不知健康之道,仍然会遭致身体受损而生疾患,这是必然的。

台湾禅宗大德,星云法师,一生自小体弱多病,直至现今,仍然是一身的疾病相伴,例如糖尿病等。具体可见星云法师自述《我一生与病为友》。

台湾慈济事业发起人,证严法师,以一介尼师寒微身份,建设了慈济广大的事业。大慈大悲,大愿大行。然而,慈济人都知道,上人为了大众,为了慈济,劳累过度,身体一直不太好,心脏不好。

这些事例,若不是佛医七筹建之际,给予披露,恐怕甚少人都能知悉。如果念佛,行善,吃素就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,为何这么多现代最著名的高僧,都身体不好,乃至患大病往生。

我们讲佛医,研究佛医,从事佛医,从事自然疗法,就当就事论事,不回避。不能讳疾忌医,应正视当前佛教现状。

佛教轻色壳,认为一切有相,皆是虚妄。故而,佛教高僧、修行人,往往对身体健康不重视,不在乎。这是高僧的行持,令人高山仰止。然而,我们应发展佛医,能护持这些大菩萨,让其接受正确系统的治病养生之道,能保存色身,更长久住世,度化大众。更应研究和发展新自然疗法,庇护天下广大的佛弟子,庇护天下普罗大众病苦。

公元520年左右,禅宗祖师达摩自印度来到中国,开始其中原禅宗衍化之路。达摩祖师到嵩山少林寺,看到僧众多病弱,故而传授武功予大众,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。僧众每日在禅余,练功健身,身体变得越来越好,最终发展形成了少林寺亦禅亦武的特色。因为这一因缘,加上金庸的小说渲染,电影《少林寺》的宣传,少林寺便因少林武功而闻名天下。

不仅是所举的高僧大德,事实上,佛陀在世时,也得过病,并请医生疗治。佛经《四分律》卷第四十有如下的记载:“尔时世尊患水,语阿难言:‘我患水,欲得除去。’时阿难闻世尊言,往王舍城,至耆婆所语言:‘如来患水欲得除之。’尔时耆婆,与阿难俱往佛所,头面礼足却住一面,白佛言:‘如来患水耶?’佛言:‘如是。耆婆,我欲除之。’” 耆婆是古印度神医,有如我国的扁鹊。这里讲的患水,应是腹泻或者湿热引起的疾病。

可见,不管是菩萨再来,还是凡夫俗子,既然是血肉之躯,四大构成,就应遵循四大的规律,遵循人体的自然之道,养身养心,保养色壳子,以能不因疾病烦扰人,做更多利益大众的事业。

佛法轻色身,认为五蕴皆空,提倡四大皆空,万缘放下。不注重养生,并没有专门的经论,系统的阐述人体之道,疾病之道。治病,也从来不是佛法的专长和方向。即使后来的印度佛教里的神医耆婆(地位相当于我国古代的华佗、扁鹊),也是将医疗与佛法结合,依附在佛法之上,提出佛医的概念。

单讲耆婆,其也是从小就兴趣医疗,学习医术,因医术成名后,再接触到佛法并信受。也就是,耆婆的医术,是学佛前就奠定的。

接着要讲的大问题是,冤亲债主、业障和疾病的关系。是否真的有冤亲债主,是否真的有业障,冤亲债主、业障是否会致病?篇幅所限,将另文阐述。

我们现在所讲的佛医,是从事医疗的人士,把医术和佛法结合,提出的一个医疗体系。

那么,佛医和医疗、新自然疗法是什么关系?

简单的说,新自然疗法讲求的是对疾病原理的充分认识,运用一切有利于治疗的手段,辩证施用,最有效促进人体自愈的体系。新自然疗法就包罗万象,包括传统中医、传统养生方法、现代医学发现和理论、方法、手段、器械、医药,自然,也包括佛医,道医等。

那么,佛医在里面起什么作用?

我们看,疾病的缘起,和人的知见,行为有直接的关系。一个人若没有信仰,不能约律身心,那么,再好的医药也无法保障他一生安康。

佛教、宗教、信仰,非常有助于身心的安住,克约,受制,安宁,和谐。佛法,还有助于人们改善人际关系,家庭氛围,而良好的人际关系,是身心安康的基础。如果一个人和周围四邻,亲戚朋友关系紧张,吵架,他的身体要如何安康?不可能。

医生,只能治疗身体。心境,是要靠信仰来治理和改善。信仰不一定只指宗教,比如马列主义信仰,比如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的人格约束,再比如每个人形成的不同的人生信条,这都是非宗教的信仰。但是宗教信仰有它的典型作用,宗教作用。古人打战,讲究战术和谋略。谋略是大局,是全局观。战术,是施用,是方法。没有基于大局观的战术,只能好比跳梁小丑,很容易走入误区,甚至使全局溃败。

医疗,应该从身心全方位归导,既要治身,又要能归心,这样才能引摄病患,使之朝人生福慧的道路前进。

这就是发展佛医的意义。在当前,佛教发展的当下,佛教发展的现状,正本清源,厘清事实,不仅是科学需要,弘法需要,更是为天下病患指出离苦脱厄的方向。

然而,要提出这样的体系,建造这样的体系,还须规划良好的运行模式,现金流模式。在医疗实践中,我们越来越发觉,建立一个医疗中心,自然疗法基地是多么重要。患者在自家的环境中,习性要改革,非常困难。过去十几年,几十年,已经习惯了这个环境,这个习性,这个生活习惯。另外,人际关系固化,非常容易受亲戚朋友的意见影响,被带入歧途,受极大障碍。

回顾2014年,我们在漳州市长泰县建立的医疗基地,患者入驻医疗基地后,全身心接受调理,指导,约束,康复速度往往非常迅速。患者客居医疗基地,自然得听话,不敢逞脾气性格。而我们又特别规定,患者入住期间,亲朋好友,一个都不许来探视,杜绝其受干扰和影响。一位脑溢血瘫痪的病人,我们不仅要求他素食,还要求过午不食,晚上不让吃饭。要是在农村环境,估计要被亲朋质疑指责,以为患者必须吃营养品,吃补品才能有力气恢复。要是这么去做,只能是促进患者病情恶化或促使其死亡。

前些时间,一位接受调理的癌症末期患者,在起死回生,逆转病程后,病情稍稳定,其亲戚到其家中,厉声指责家属让其吃素,虐待她。患者本来已大为好转,然而,毕竟无知,受这样引导,顿觉委屈非常,所有的听话和积极,顿时崩溃。兼之勤力奉侍的女儿有要事要去外地,无人勤勉的按照嘱咐去积极帮她扶侍,使治疗进程功亏一溃。可叹可哀,怜其不幸。

故而,规划健壮的医疗体系,医疗基地,让患者能全身心到基地来治疗,调理,杜绝外来干扰,如此住上三个月,半年,彻底拔除病根,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克己修身的养生习惯,再去商谈去路,方是最妥当。是保命之法,保命之途。

我们在医疗实践中,深深感觉到,凡是癌症患者,重病患者,绝大多数皆习性顽固、偏执,如此垢深业重,在菩萨的氛围里,接受熏陶归导,是最好的途径。在后续,若还能进入善的氛围工作,修行,则为更好。

在过去几年,祇树园机构一直勤勉的建立农场,为将来建立医疗基地做准备。让患者一边调理,一边干干农活,有闲时,到我们的素食餐厅去当当义工,去付出,享受为大众服务奉献的法喜和欢喜。所谓法喜禅悦,是为最好的良药。

安源

2016年12月6日